杨新榕 发表于 2015-7-31 21:57:17

泉州南埔武魁府的故事

本帖最后由 杨新榕 于 2015-7-31 22:01 编辑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泉州南埔武魁府的故事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杨新榕

       故事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。       这一日,南埔武举人魏捷玉府第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,一队衙门的差役齐整整地站在魏府门前道喜讨赏。村里闻讯赶来的老老少少将魏府围得水泄不通。这是咋了?难道是魏家高中状元啦?       别说村人不知,就是魏府的主人魏捷玉也是一头雾水!这时,又是一翻大动静传来,魏捷玉抬眼望去,府外围观热闹的村人不得不让开了一条道,几个壮汉抬着一块蒙着红布的匾,敲锣打鼓着送了来,一位留着胡须的长者,魏捷玉认的是府衙师爷笑眯眯地紧跟其后,来到魏府门前停下,双手抱拳向魏捷玉贺喜。       不待魏捷玉问,师爷手一挥,壮汉将大匾抬了上来,挂在魏府大门之上,鞭炮声中,本府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应邀前来为大匾揭下了彩布。       “武魁”两个金灿灿的大字在门上熠熠生辉。      这是咋回事?魏捷玉和整个魏府中人并没有谁中了武状元呀?难道是……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一)        黄培松,字贤礼,号菊三,祖籍福建泉州南安市,生于清咸丰四年(1854年),少时习文,但屡试不第,因身体魁梧、膂力过人,便改而习武。艺成下山后为求博众家所长,依然四处寻访名师。       这日,应约来到泉州府东门外的同窗家,这位同窗与他数年不曾相见,再重逢时自是激动不已,岂能不一醉。二人在小酒馆喝得正酣时,外面的街道传来一阵热闹。靠近窗户的黄培松扭头一看,原来是几个恶棍在欺行霸市。好打抱不平的他看不下去,便不顾一切地从窗口跃了出去,扭住为头那个就打。恶棍们一见,抽出随身带的家伙围了过去。俗语说:“强龙不压地头蛇!”尽管黄培松功夫了得,但赤手空拳难敌群狼,不一会便只有招架之功了。       他的同窗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,此时也只能在一边干着急。      正在此时,只见一人猛喝一声,跃了过来,三下五除二就将几个恶棍打得哭爹喊娘、跪地求饶。      黄培松这才知道,原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武举人魏捷玉。       魏捷玉,泉州东门外南埔村(今属丰泽区华大街道)人,生于清道光庚子年(1840年)。       魏府于嘉庆年间始建,历时经2年多竣工,乃当时泉州东门外第一豪宅。魏府雕樑画栋,真金油漆,浮雕堆塑,飞禽走兽,奇花异草,栩栩如生,富丽堂皇。当年,有一晋江磁灶卖磁器的人经常到门前驻足观望,魏捷玉的爷爷发财公常常施于饮食。       常言道:“画虎画皮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!”这卖磁器的晋江人见魏家非常富有不禁起了贪念,便勾结山上的劫匪乘夜越屋入宅抢劫。魏捷玉的四叔魏硕辉取出大刀与众匪波斗,却被埋伏于屋脊后的匪徒用火药枪射中身亡。       发财公被劫至新铺村口,幸遇同村人闻讯赶来奋力救回。       魏捷玉从小跟随四叔学得一身功夫,得其大刀真传,十里八铺难逢敌手,清同治三年(1864年)考中的武举。但是,此时的魏家已经大不如从前了。发财公临死前将家财尽数分给他的五个儿子。魏捷玉的父亲魏硕卿亦有四子,家产分到魏捷玉手上时已无多少,他的几个叔伯和兄弟都自寻宅地另建房子去了,仅剩这座大宅留给他,除了一身武功别无谋生长技,因此魏捷玉中了武举后便在家设馆授徒。       还未待养好伤,黄培松恳求同窗,引自己去拜谢魏捷玉,求他收自己为徒,魏捷玉见他忠厚善良有正义感,却是个可造之材,便应允收黄培松为徒。时间一晃,三年就过去了,眼看着光绪六年(1880年)庚辰科武闱会试时间越来越近,魏捷玉的内心急如火焚。       为啥?两个字,没钱。       从泉州到京城路途遥隔千山万水,没有盘缠怎么去呢?       外人或许不知,魏捷玉住的是泉州东门外第一豪宅,家里曾经家财万贯,即便现今家道中落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!怎么看,他也不像个没钱的主!       但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残酷。       虽然说,魏捷玉从父亲手里分得这座老宅,但他想要变卖这座老宅却需征的几位族中长老的首肯。但是,谁也不愿意承当一个“败家”的骂名,所以魏捷玉想卖掉老宅上京赴考的打算也黄了。       这日,魏捷玉闷闷不乐地从五叔家出来,双眉紧锁,似乎有什么难解的事。黄培松知道原因,却也无可奈何,只叹了一声,默默地跟在他身后,沿着村旁的小溪往山边走。黄培松知道师父习惯,每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发生时,他都会去设在山边的演武场耍几套拳。      但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。      魏捷玉耍没几招,忽然眼前一黑,大叫一声,顿时栽倒在地人事不醒。      他这一病就数月起不了床,除了浑身绵软无力,却也没有什么大碍。这究竟是什么怪病呢?魏府家人寻遍泉州府名医也诊不出什么病。眼看着武闱会试的日期已近,再不上路就会耽误了考试。魏捷玉思来想去后,便叫来日夜在他身边服侍的徒弟黄培松,教他从自己密藏的暗柜里取出一本大刀武谱,这套大刀谱共有109招,是魏家的家传绝学,为了让它发扬光大,魏捷玉最终选择了黄培松传承衣钵,并将口诀传授于他,令黄培松日夜加紧苦练……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二)        光绪六年(1880年)庚辰科武闱会试,一路过关斩将的黄培松成功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。       但是,黄培松在前两项比试中已经消耗去太大,有些力不从心了。但箭在弦上了,此时除非弃权,否则只有硬着头皮上。       按当时武考时的规定,刀法表演时用的是统一的180斤重的大关刀,规定动作也是108步。黄培松暗暗调息,尽可能地将气力调到最佳状态,然后手执大关刀走进指定的位置。魏家的这套109招大刀套路,黄培松在极短的时间里练成,并融进自己在练习的领悟,因此舞将起来一招一式,步步精彩,主考官和慈禧太后也暗中喝彩。但是,意外就在即将结束时出现了。当黄培松演到第108步收势时不慎失手,关刀顿从手中滑落。       说时迟,那时快,黄培松急中生智,马上用脚把滑落的关刀钩起用,一踢,大刀在空中转了一圈,落了下来,黄培松轻轻松松地用手接住。主考官大惊,慈禧太后忙问:“这招数叫什么名称呢?”       习武前,黄培松就读过好些年的私塾,虽然不敢说满腹经纶,却也是一怀锦绣。文思敏捷的他听慈禧太后文话,喘着粗气,答道:“臣的最后这一招名叫魁星踢斗。”“好个魁星踢斗!”慈禧太后听后点点头,微笑道:“堪称状元之才!”       主考官一听老佛爷这么一说,即不敢违抗,随即宣布黄培松获第一名,殿试钦点武状元,授御前一等侍卫正三品。       就这魁星踢斗,让黄培松从此真如被魁星踢中一般,开始鸿运高照、平步青云。他初授花翎一等侍卫衔,后又出任两广参将、游击将军,不久又升任琼州镇总兵、协理两广提督。从此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展开他波澜起伏的人生。       黄培松高中武状元后,感念魏捷玉授艺和举荐之恩,遂将“状元府” 一对旗杆挟奉赠魏捷玉,立于家门口埕,至今尚存,2002年经泉州市文管会现场摄影存档,并列为市文物景点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泉州南埔武魁府的故事